11月13日晚,第四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厦门大学总结表彰晚会在建南大会堂隆重举行。大会对参加第四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筹办工作先进单位、先进个人、优秀志愿者以及参赛组织先进单位和项目团队进行了表彰:外文学院获评筹办工作“先进单位”;外文学院杨云良、沈丽秀、乐无恙、陈雯娜、邓轶、蔡宇、杨盛澜、朱清坤、吴巳英、沈安妮、赖颖君等11位老师获评筹办工作“先进个人”,龚忻怡同学等277名志愿者获评筹办工作“优秀志愿者”。

10月13日至15日,第四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在厦门大学成功举办。外文学院党政领导高度重视,全院师生积极配合,以高效严密的组织、热情大方的态度和多方位高质量的服务,有序、圆满地完成了大赛相关翻译、“大学生创客秀”活动的策划与组织、参赛高校与嘉宾接待,以及演职人员和观众的组织保障等多项任务。
承担翻译重任,传递世界之声
为保障大赛顺利进行,外文学院师生充分发挥外语优势,踊跃参与到大赛各项翻译工作中,为国际友人参赛提供了最大的便捷,为大赛的开展做出了自己的专业贡献。
从大赛举办近一年前开始,我院笔译方向师生就开始为大赛翻译各类重要文件。在我院教师吴巳英的带领下,邹祎晨等六名研究生合作翻译了《教育部关于举办第四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通知》。同时,吴巳英老师不仅与我院教师陆琼、陆晓蕾共同翻译、校对了《第四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国际赛道通知》,还将大赛期间餐厅菜单译成英文,这些都为国外选手参赛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在大赛期间,我院口译方向师生积极配合学校,提供了优质的口译服务。我院教师邓轶、赵肖与我院毕业生方文弘共同承担了大赛“冠军争夺赛”现场的同声传译工作。同时,刘莹、邓轶、赵肖老师还负责了国际赛道“共创峰会”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大学联盟成立大会暨校长论坛开幕式现场的同声传译。虽然口译工作时间紧,任务重,专业性强,但我院师生始终坚持以敬业的精神与专业的素质,发挥团队合作优势,保质保量地完成了口译任务。
开展创客活动,弘扬创新精神
作为本次大赛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创客秀”旨在展示国内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成果,搭建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与社会投资的对接平台,进一步激发大学生创新创业热情。学院党委副书记杨云良担任“大学生创客秀”组副组长,带领辅导员蔡宇及工作组其他成员圆满完成了创意产品体验区、时光隧道、创客风采展示、投融资洽谈区、百校墙等一系列内容的工作。
从方案制定、实地勘察、材料收集到布展实施,杨云良副书记带领工作组精心策划、群策群力,有条不紊地做好了展示筹备工作,向大赛交出了满意的答卷。创意产品体验区具体可视地呈现了大赛参赛作品,三天共迎接了12300多位观摩嘉宾的参观;时光隧道采用全景式的LED视频展示方式,将本届大赛成果以及“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这堂全国最大的思政课以生动的形式直观呈现;创客风采展示区以天地为舞台、大海为背景,在美丽的芙蓉湖畔用代表青年创客精神扬帆起航的白色风帆为载体,运用视频、路演等多种手段,立体化、全方位地展现了青年创客们的风采;分设在科学艺术中心一楼展厅、科学艺术中心咖啡厅和逸夫楼教工餐厅前广场的三处投融资洽谈区为创新创业团队提供了与投资方面对面交流、洽谈空间;为参赛高校提供展示平台的“百校墙”则成为了参赛师生、来宾的合影留念“打卡点”。
接待八方来宾,展现南强风采
为助力本次大赛顺利开展,学院党政领导组织多名工作人员为大赛的接待工作提供了坚定的支持。学院党委书记陈志伟广泛调动各方面力量,成立了福佑酒店接待组,圆满完成了国际赛道及港澳台参赛团队、共创峰会嘉宾及观摩团成员共300余人的接待工作,为来宾提供良好的住宿帮助和保障,得到了一致好评。报到当日,福佑酒店接待组与志愿者、建发团队高效配合,顺利完成宾客报到、入住等各项事务的办理,并实时向学校相关部门汇报情况。大赛期间,工作组留派人员坚守岗位,协助解决各类问题,并与卫计委派驻酒店的医疗保障组、疾控中心医生配合,及时处理好嘉宾身体不适等突发状况。接待组成员还积极配合大会车辆组的工作,组织志愿者圆满完成大赛重大活动的疏散、引导任务。
学院党委副书记沈丽秀作为本次大赛接待组志愿者组负责人,团委书记乐无恙、本科生教学秘书陈雯娜作为接待组志愿者组成员,承担了来自18个学院1475名志愿者的配岗、培训以及高校单位的对接联络工作。从8月24、25日省赛,9月20、21日的国赛材料汇评到10月15日决赛结束,工作组带领志愿者出色地完成了对接工作,充分体现了良好的风貌和志愿服务精神。除及时传达信息、保障活动顺利进行外,志愿者组工作人员也及时关注各高校需求,提供天气、交通等线上温馨提醒,以周到友好的服务在活动期间与对接高校建立了良好关系,受到对接高校单位的广泛好评和充分肯定。
此外,学院辅导员杨盛澜、研究生教学秘书邹柳新两位老师在国际交流组中也承担了国际赛道来宾及参赛团队的住宿协调、入住和往返酒店的流程辅助、进度跟踪等接待任务,及时传达信息,妥善协调事务,保障了国际交流组工作的顺利开展。我院朱清坤老师协助负责大赛证件实行制证中心统筹审核,统一设计、制作和发放14种类别的证件共计16188张。
聚合外文力量,助力“双创”盛会
为确保我院志愿者工作顺利启动,保障志愿服务工作水平,我院于5月便开始了志愿者招募工作,鼓励学生积极投身志愿服务,在大会中发挥外文人的语言优势,展现外文人的青春风采。经过面试筛选,我院最终有来自全部6个语种的217名学生入选志愿者。
从7月开始,我院多名志愿者便参与了国际赛道团队线上答疑及项目录入工作。大赛期间,我院志愿者广泛分布在竞赛组、接待组、“大学生创客秀”组、海上丝绸之路大学校长论坛等各个重要岗位。虽然岗位各异,任务不同,但外文学子都始终以热诚的服务、认真的态度和专业的素质展示着当代大学生的青春风采,诠释着志愿服务的精神。
在大赛筹办期间,还有一批外文学子为大赛的闭幕式演出和主题教育电影《当我们海阔天空》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学院团委副书记戴晓燕老师带队组织学生积极配合学校进行闭幕式演出排练,从9月21日集训开始,他们克服困难,倾心奉献,认真排练,保障了闭幕式演出的完美呈现。
对于外文学院来说,协助学校各部门参与筹办第四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及其相关活动,确保所承担任务不脱节、不出错,不仅是全院师生应尽的责任和光荣的义务,更是发扬外文精神、树立外文形象的重大机遇。在活动期间,外文师生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强烈的使命感服务于台前幕后,在各自岗位上勤勤恳恳、发光发热,展现了信念坚定、胸怀大爱、勇于担当的外文人风貌。今后,我院将以更加饱满的精神和热情助力省市、学校的各项活动,展现南强风采,传递外文声音。
(外文学院宣传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