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外文 | 厦门大学外文学科新百年系列高端学术论坛(一)跨学科视域下的外国文学研究论坛预告(二)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23-03-15 [来源]: [浏览次数]:

“跨学科视域下的外国文学研究论坛”拟于3月18日召开。具体议程如下:







致辞人简介

(按出场顺序)




方颖,厦门大学校长助理,厦门大学王亚南经济研究院、厦门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主要从事计量经济学的理论与方法研究,及其在金融学、资源环境经济学等领域的应用研究。


蒋承勇,浙江工商大学文科资深教授,浙江省特级专家,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名誉主席,国家万人计划社科领军人才(教学名师),北京外国语大学王佐良外国文学高等研究院客座研究员,中国外国文学学会副会长。出版著作10余部,在《中国社会科学》《外国文学评论》《文学评论》《文艺研究》《外语教学与研究》《外国文学》《外国文学研究》等发表论文180余篇,首批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国家线上一流课程)《外国文学史》主讲人。


陆建德,厦门大学外文学院讲座教授、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多年就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和文学研究所,曾任副所长、所长以及《文学评论》主编,著作包括《破碎思想体系的残编》和《戊戌谈往录》。目前关注中国现当代文学与翻译的联系。



主旨报告嘉宾简介

(按出场顺序)




Dudley Andrew is Professor Emeritus of Comparative Literature and of Film Studies at Yale. Biographer and translator of André Bazin, he has authored What Cinema Is! and edited Opening Bazin. His forthcoming French Film: A Very Short Introduction, is a culmination of many articles and a couple books on that national cinema. He is preparing Encounters with World Cinema, which collects his writings that reflect on approaches to European, African and East Asian films. Andrew has been named Commandeur de l’Ordre des Arts et des Lettres, is a fellow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Arts and Sciences, and was awarded Lifetime Membership in the Society of Cinema and Media Studies.


Sandro Jung is a Distinguished Professor of English and Comparative Literature, Grade 2 Professor at Fudan University. He is General Editor of the A&HCI-indexed quarterly journal, ANQ, as well as General Editor of the Lehigh University Press book series “Studies in Text and Print Culture.” Jung is the author of nine monographs, including David Mallet, Anglo-Scot: Poetry, Politics, and Patronage in the Age of Union (2008), The Fragmentary Poetic: Eighteenth-Century Uses of an Experimental Mode (2009), James Thomson’s ‘The Seasons’, Print Culture, and Visual Interpretation, 1730-1842 (2015), and The Publishing and Marketing of Illustrated Literature in Scotland, 1760-1825 (2017). Over the past twenty years, he has published more than 120 A&HCI articles. He has edited numerous collections of essays, including the 2013 volume of the English Association’s Essays & Studies (on “British Literature and Print Culture”) series and co-edited the 2015 number of the Modern Humanities Research Association’s Yearbook of English Studies (on “The History of the Book”). In 2018 he curated a major exhibition on transnational literary history and eighteenth-century book illustration, Kleine artige Kupfer, which was undertaken as part of a Senior Fellowship of the Alexander von Humboldt Foundation at the Herzog August Library. He is currently working on a monograph on book illustration, transnational literary history, and the genre of the robinsonade.


李维屏,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上海外国语大学外语学科学术委员会主任, 《英美文学研究论丛》主编, 上海市外国文学学会会长, 中国高校外语学科发展联盟秘书长,中国高校外国文学跨学科研究委员会主任委员,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已发表著作、教材和译作近40部,论文近80篇。


聂珍钊,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教授、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建设云山工作室首席专家,欧洲科学院(Academia Europaea)外籍院士,国际文学伦理学批评研究会(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Ethical Literary Criticism)会长,主要从事英美文学与比较文学、文学理论与批评、文学伦理学批评理论研究等。


苏晖,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外国文学研究》杂志主编,国际文学伦理学批评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中外语言文化比较学会副会长,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外国文学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


袁筱一,华东师范大学法语文学教授、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院长。主要研究领域为翻译理论与法语文学。翻译法语文学作品30余部,著有专著5部,论文80余篇。目前作为首席专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非洲法语文学翻译与研究”。


王宁,上海交通大学文科资深教授、人文学院院长,2010年当选为拉丁美洲科学院院士,2011年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2013年当选为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国家社科基金会评专家,教育部长江学者会评专家,中组部万人计划会评专家等。学术兼职包括中国比较文学学会前任会长,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等;中英文著述甚丰。


刘文飞,首都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燕京讲习教授,中国俄罗斯东欧中亚学会副会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平行论坛嘉宾简介

(按姓氏拼音顺序)





专题论坛一:现代派作家作品




陈兵,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主要研究英美文学,在《外国文学评论》等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近50篇,出版专著2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项,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13年)。


方凡,浙江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英文系系主任,外国文学研究所副所长,浙江省外文学会秘书长。英国剑桥大学和美国哈佛大学英文系访问学者。研究领域:英美文学、美国后现代文学、澳大利亚当代文学、英语文学教学研究等。


林元富,福建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英语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带头人、文学博士(厦门大学)、《外国语言文学》杂志执行主编,兼任全国美国文学研究会常务理事、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副会长、福建省大学外语教学研究会秘书长。主要研究方向为当代非裔美国小说和当代英美文论,已在国内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30余篇,完成专著两部,合著著作、教材多部,主持、参与过多项省级社科项目。近期主持完成国家社科一般项目一项,参与完成一项,在研一项。


刘玉,西南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2005年在厦门大学获文学博士学位,曾在康奈尔大学和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访学。主要研究兴趣是美国印第安文学、创伤理论和女性文学批评。


王卓,二级教授,文学博士,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山东省教学名师、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山东师范大学东岳学者拔尖人才;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山东外语教学》主编、《基础外语教育》联合主编。研究方向为英语国家族裔文学、英语诗歌诗学、中外文学教育和英语教育。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4项、国家重大招标课题子课题1项,省部级教研、科研项目20余项。出版专著、教材20余部,发表论文100余篇。获省部级科研、教学成果奖20余项。


吴光辉,厦门大学外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京都大学日本哲学史博士课程修了、厦门大学高等教育学博士,担任教育部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日语分委会委员,中华日本哲学会(一级学会)副会长,研究方向:比较文化学、日本思想史。





专题论坛二:后现代理论与文学




陈世丹,中国人民大学二级教授,文学博士,英美文学、西方文论研究方向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全国英国文学学会副会长,全国美国文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国际文学伦理学批评研究会常务理事。主持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3项,完成和在研中国人民大学重大规划项目2项,出版学术专著15部,发表核心期刊论文100多篇。


段枫,复旦大学外文学院副教授,上海市浦江人才,曙光学者,北京大学博士,教育部百篇优博作者,研究理论为叙事理论及批评,成果见《外国文学评论》、Style,Neohelicon,《外国文学研究》《当代外国文学》《国外文学》等不同刊物。


惠海峰,华中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副院长,博士生导师,华中卓越学者,国外多部A&HCI检索期刊特邀客座主编、国际编委及顾问,兼任英国文学学会常务理事,认知诗学分会常务理事,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叙事学分会理事,外国儿童文学研究学会理事。


沈安妮,厦门大学外文学院副教授,美国耶鲁大学博士后,宾夕法尼亚大学和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访问学者。先后主持两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和一项省级社科基金项目。主要研究兴趣为英美文学、文学与电影跨媒介研究、当代英国作家手记研究。著有《跨媒介的审美现代性:石黑一雄三部小说与电影的关联》,获省级优秀成果奖。英文论文发表于Critique, Adaptation, Clio, and Kazuo Ishiguro: Twenty-First Century Perspectives.


张冲,1989年获南京大学博士学位,在哈佛大学做博士后研究;两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翻译组工作;先后执教于南京大学、复旦大学、厦门大学;在莎士比亚戏剧与美国本土裔文学等领域发表有专著4部、中英文论文80余篇,另有近五百万字的文学与理论译著。


周敏,杭州师范大学教授、外国语学院院长,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北京外国语大学王佐良外国文学高等研究院客座研究员,上海外国语大学《英美文学研究论丛》副主编,中外语言文化比较学会中英语言文化比较专业委员会会长。





专题论坛三:少数族裔文学




李保杰,山东大学教授、美国现代文学研究所所长,主要从事美国族裔文学和女性文学研究。主持完成研究课题多项,出版专著3部、论文多篇,翻译各类图书多部。兼任全国美国文学研究会理事等职,担任《外国文学》等期刊的评审专家。


李锋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曾在上海财经大学、纽约州立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工作或从事研究,现为上外“志远卓越学者”、上外犹太研究所研究员、郑州大学英美文学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主要兴趣方向为英美文学和犹太文学,尤其是英美或然历史小说研究、犹太大屠杀文学研究、文学与商业的跨学科研究等。


林斌,厦门大学教授、外国语言文学研究所副所长,文学博士,中国译协专家会员。主要研究方向为美国南方文学、后殖民与性别研究。代表作包括:国内首部麦卡勒斯研究专著《精神隔绝与文本越界》、福克纳《寓言》首译本、论文《美国南方小镇上的“文化飞地”:麦卡勒斯小说的咖啡馆空间探秘》等。曾获第11届韩素音翻译比赛一等奖、2013中国当代优秀作品国际翻译大赛三等奖等。


刘克东,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上海外国语大学博士,哈佛博士后,教育部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分委会委员、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外语学科发展研究专委会副会长、全国美国文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宝钢优秀教师。研究方向为英语族裔文学。主持国家级项目5项。


刘兮颖,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文学博士,《外国文学研究》杂志编辑部主任,主要研究英美文学、文学伦理学批评、记忆理论等。主持并完成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20世纪美国犹太文学中的记忆书写研究”和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犹太伦理与叙事艺术:索尔·贝娄小说研究”,参加八个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出版学术专著一部《受难意识与犹太伦理取向:索尔·贝娄小说研究》,已在国内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数篇,有十数篇文章被A&HCI收录。曾获湖北省社科期刊第二届专题优秀作品三等奖。获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于2014.8-2015.8赴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访学。


张蕊,副教授,吉林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文学博士,教育部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西班牙语分委会委员,西班牙马德里康普顿斯大学访问学者。主要研究领域为拉丁美洲文学、西语国家文化。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吉林省社科基金项目等多项。



主持人简介

(按出场顺序)




陈菁,厦门大学外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院长;兼任第四届全国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翻译协会口译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语言教育与国际传播专委会常务理事、福建省翻译协会副会长、福建省外文学会副会长等职;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主持包括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2018)、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2009)以及欧盟课题在内的科研项目;编写多套国家级规划口译教材。


周郁蓓,厦门大学外文学院英语系教授,博士,长期从事美国文学研究和教学,出版论著两部,发表论文多篇。目前担任厦门大学嘉庚学院英语语言文化学院院长。


张龙海,现为闽南师范大学副校长,厦门大学外文学院兼职教授、博导,美国耶鲁大学比较文学系博士后,博士生招收方向为“美国少数族裔文学研究”;全国英语专业教学指导分委会委员;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英语)负责人;全国首批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主持人;曾任厦门大学外文学院党委书记、院长,第三届全国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驻孟买总领馆领事;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主要研究美国文学、印度政治经济和印度英语文学。


戴鸿斌,厦门大学外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副院长;上海外国语大学博士;中国外国文学学会英国文学研究学分会常务理事;研究领域为英国文学,曾经主持国家社科项目2项,出版专著3部,发表论文30多篇,其中有8篇被A&HCI索引,12篇被CSSCI期刊或集刊索引。


徐琪,厦门大学外文学院教授、党委书记,文学博士,兼任教育部高等学校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俄语分委会委员、中国俄语教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俄罗斯文学研究会理事、福建省外文学会副会长等。俄罗斯赫尔岑国立师范大学、莫斯科国立师范大学、莫斯科大学访问学者。荣获2016年度宝钢优秀教师奖,厦门大学2019年“我最喜爱的十位老师”。主要研究方向:俄语语言文化、俄苏戏剧。


周南翼,厦门大学外文学院副教授,文学博士,美国杜克大学、加州伯克利大学访问学者。研究方向为英美文学、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族裔文学。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014)、福建省社科基金项目(2022)和校级教改项目,在国内外期刊发表多篇学术和教学论文,出版学术专著《变革与诗性主义:福兰克·兰特里齐亚研究》(2022)、《追寻一个新的理想国:索尔·贝娄、马拉默德和辛西娅·欧芝克小说研究》(2005)、《贝娄》(2003)。


蔡春露,厦门大学外文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学术兴趣为后现代主义理论、美国后现代主义小说研究,文学翻译。入选“福建省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完成福建省社科基金和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各1项,出版专著2部、译著6部。


张雅惠,厦门大学外文学院副教授,欧洲语言文学系副主任,兼任西班牙语专业教研室主任。西班牙格拉纳达大学比较文学暨文学理论博士,研究专长为文学理论、中西比较文学和跨文化研究。曾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教育部社科青年项目等课题,并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发表多篇论文。



直播观看渠道




1. b站直播链接

https://live.bilibili.com/22325521

也可通过软件“哔哩哔哩”

扫描下方二维码观看直播


2. 通过厦门大学外文学院微信视频号:

“厦大外文CFLC” 观看直播